很常聽朋友提到「玟妏壽司很好吃」、「玟妏家的壽司很簡單,卻會讓人一口接一口」,聽朋友這麼說,大大引起我這不專業吃貨的好奇心。
麥閒吃麵
這家店的牛肉麵是完全擄獲我的心,雖然麵條還是有點難過,但已經是我內心最好吃的台東牛肉麵前幾名了,因為辣、陽春麵條、牛肉厚、湯頭夠味跟用餐環境,這幾個點都打到我的點,讓我寧願餓肚子也會來這邊吃上一碗牛肉麵,總之建議前往的人可以致電先洽詢,不過用餐尖峰時間老闆電話基本上形同虛設,人家那麼忙,哪有空接啦! 龍過脈貨櫃牛肉麵
一年幾乎快要有10個月都趨於夏天的台灣,正適合來吃清爽解膩的越南料理。 上一次造訪成功鎮時,特別來吃網路上很多人推薦的 越來家鄉味 (月編平常都在台東市區遊蕩,海線美食慢慢搜集中)。 這次因為只有一人來,看著琳瑯滿目的菜單,內心真恨不得有多幾個胃。最後點了清爽料多的法國麵包,再加上一碗蛋花湯,吃完超…
自從七度空間重新裝潢後,三不五時就想來滿足五臟六腑味蕾之處,記取上次太晚來,撲空甜點櫃的教訓,這次到七度空間一併享用午餐與甜點
意外地發現台東也出現台南人口味,其實麥編也喜歡偏甜口味,可能受到澳洲台南人室友洗禮的緣故吧。米糕有一個我最安心的點,就是它粒粒分明,不怕過多的水影響白米過度濕黏,每每吃到這種飯總會讓我面癱。東晨的滷蛋有種很奇妙的口感,介於鐵蛋和滷蛋之間,吃起來香Q帶勁。
新住民最容易的遇到的問題就是要保留原本越南風味,還是融合當地滋味,我想厖居選擇了後者,河粉裡原本湯的鮮甜變成了台灣喜歡的雞湯湯底,即便加了檸檬,鮮甜感還是提不出來,少了越南河粉回甘的味道,但其實整體湯底、麵及料都不差,只是無法勾起麥編的越南情緣,反倒是涼麵,涼麵的麵像是越南米線,酸甜酸甜在炎熱的時節可是清爽極了,裡面還有炸春捲、花生、再搭上爽口生菜,夏天認真知道要去哪裡吃飯了!
總之這次開發到一間,很少吃到的酸豆角肉末麵的麵店,而且還是令人新奇的口味,這肯定實實在在會讓我記在心中筆記,推薦給別人!
每個縣市都很多無名店家,可能是店家一不小心就營業了很久,然後默默的也不需要店名,因為大家也都習以為常,接著就會自動冒出客人間幫這無名店家取得店名,這種店名綽號的產生,讓在地人更有連結感,往往是跟曾經的地景或是周遭的地標甚至老闆的別名做結合,整個更有說服力,也相當有趣。
餛飩跟肉燥都是阿伯自己手工製作,味道不錯,不是走鐘的麵味,餛飩給的量是你跟老闆聊天的數量,老闆說就隨意抓,所以今天我聊了很多餛飩好像有點多